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061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再比如,在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伙伴行动项下,立项实施贝宁“鲁班工坊”升级改造项目;向非洲提供近9000个研修培训名额;立项实施18个人文交流项目;邀请非洲近400名文化和旅游人才来华研修。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
今年三门坡镇以荔枝为媒,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计划开展荔枝骑行、音乐会、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多维度展示荔枝产业成果,提升品牌竞争力。该镇党委书记蒋文强表示,随着荔枝大规模上市,三门坡镇将进一步拓宽产销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甜蜜产业”成为热带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完)
减贫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本地区区域合作倡议及各成员国发展战略对接,同各方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重点合作领域持续开展务实行动。2024年,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充分彰显区域发展的澎湃动能和广阔前景。从越来越多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累计培训有关国家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400余名;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顺利竣工,到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系列发展合作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坚定不移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的诚意与担当。
亚洲大赛总裁判长屈浩称,为保证比赛的公开性、公平性,冷菜和热菜的主食材均由主办方提供,选手所带辅料也要接受组委会检查方可使用。同时,鼓励选手在传统技法中融入本土食材或现代科技,但核心仍是呈现中餐的灵魂——匠心与温度。
眼下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当地农民需注意开展“一喷三防”,或采用微喷灌设备适时适量喷水、降温增湿,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灌浆的影响。
《海南省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施方案》今年3月15日实施。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海南省财政厅立足职能职责,在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等方面制定了正向激励、放管结合的有力措施,充分释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停车费看似事小,却备受关注。受访人士建议,从利益平衡、优化服务、信用约束等方面入手,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个人自律的解决机制,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效率。
据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已连续举办31届,累计吸引超40万人次参与。SAECCE2025构建“1+6+6+X”立体化会议体系,包括1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6场主论坛;围绕汽车节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6大技术领域,策划了100余场专题会议,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全链条交流生态。AITX设置了智能网联与未来出行、新能源与动力系统、底盘系统、仿真与测试、智能制造与装备、汽车材料与基础部件、整车产品、科研教育和奖励等8大主题展区,预计展览面积、展商规模、观展人才将分别达到25000平方米、200家、30000人次,均实现同比翻一番。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姚建铨以“我国太赫兹产业及其应用的机遇和前景”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太赫兹波的特点及未来产业机遇。他指出,太赫兹波具有光子能量低、脉冲宽度窄、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生物医药、国防安全、地质、天文等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太赫兹技术应用研发,未来应该持续挖掘其潜力,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学科交叉等途径,延伸太赫兹技术在通讯、检测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价值,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城市不仅更加宜居,还将更具韧性、更为智慧。“十四五”以来,我国系统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目前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4800个,同时有超5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秦海翔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持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